未来部分高铁时速可跑350公里 将撬动数万亿投资
发布时间:
2016-07-21 00:00
如果说美国是建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,那么中国可以说是建在高铁上的国家。
7月20日,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期限为2016~2025年,远期展望到2030年。《规划》目标提出,到2020年,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,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,覆盖80%以上的大城市;到2025年,铁路网规模达到17.5万公里左右,其中高速铁路3.8万公里左右。
同时,针对未来高速铁路的时速标准是否会提高的问题,《规划》也作了回答:沿线人口城镇稠密,经济比较发达,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。也有学者质疑,提速后是否将迎来高铁的涨价。
业内人士分析表示,为实现这一目标,中国铁路交通建设投资将在数万亿之上。而且,中国铁路网的“升级”,将对铁路机车、车厢、通信信号设备、周边土地开发等等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,其经济规模也将以万亿计。
部分路段将提速至350公里
数据显示,截至2015年底,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.1万公里,其中高速铁路1.9万公里。
这份规划期为2016-2025年的规划提出,到2020年,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,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,覆盖80%以上的大城市。到2025年,铁路网规模达到17.5万公里左右,其中高速铁路3.8万公里左右。
这意味着,未来每5年时间高速铁路将增加1万公里左右,10年内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翻倍。
根据《规划》的要求,要建成现代的高速铁路网。连接主要城市群,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,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、以省会城市为支点覆盖周边的高速铁路网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~4小时交通圈,城市群内0.5~2小时交通圈。
此外,据了解,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客运需求,优化拓展区域发展空间,在“四纵四横”高速铁路的基础上,增加客流支撑、标准适宜、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,部分利用时速200公里铁路,形成以“八纵八横”主通道为骨架、区域连接线衔接、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,实现省会城市高速铁路通达、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。
其中,“八纵”通道包括:沿海通道、京沪通道、京港(台)通道、京哈~京港澳通道、呼南通道、京昆通道、包(银)海通道、兰(西)广通道;“八横”通道主要指:绥满通道、京兰通道、青银通道、陆桥通道、沿江通道、沪昆通道、厦渝通道、广昆通道。
除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外,在2011年全国高速铁路降速后,高速铁路是否会提速一直是业界争议的焦点。在2011年经历了减速后,根据此次《规划》,未来部分高铁时速可跑350公里。《规划》还要求,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。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。
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称,是否有必要将高速铁路的时速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需要提供数据来论证,2011年将时速降到300公里一个是安全考虑,一个是运营成本考虑。需要考虑的是,提速之后会带来多大成本的增加,会不会导致高速铁路票价上涨等。
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融资
建设如此大规模的高铁网络,钱从哪里来?规划提出,用改革精神破解铁路投融资等难题,创新市场化融资方式,放宽市场准入,培育多元投资主体,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和广泛吸引包括民间、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铁路建设,形成国家投资、地方筹资、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元化铁路投融资模式。
费志荣指出,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。总的来讲,国家现有的铁路都向社会资本开放,同时在土地综合开发方面,也享受相同的政策,这样更多地扩大社会资本,包括民营资本、外商投资参与到铁路建设中来。通过各方面共同的努力,特别是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,铁路建设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。
“通过改革创新,把高铁经济的新业态培育起来,这无疑对社会资本有巨大的吸引力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记者说,铁路投资是一本万利,对于有眼光的各类社会资本来说,都是很大的机会。
中长期铁路投资保持高位加速,不仅对铁路沿线经济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,还将为铁路设备、机车车厢、机械装备、冶金、建材、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带来投资机遇。
“铁路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,包括轨道建设、电气化建设、控制系统、车辆生产等多个方面。”王梦恕说,高铁投资增加,最先受益的就是铁路基建类企业,还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等。
资料显示,2014年8000亿元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,对应的是2014年铁路设备投资增长20%,其带动作用可见一斑。事实上,2013年至2015年,铁路总公司每年车辆采购额都在1400亿元左右。
另外,铁路建设还涉及冶金、机械、材料、电子、电气、化工等众多行业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落地,相当于给这些相关产业吃了一颗持续增长的“定心丸”。王梦恕还告诉记者,铁路建设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,对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。(责编:王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