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P2P支付接口恢复 银行态度谨慎
发布时间:
2016-06-15 00:00
近日,一些P2P平台对外公布,此前被关闭的农业银行、招商银行等的第三方支付网关支付接口已经恢复,部分平台用户通过上述银行进行充值账户已恢复正常。业内人士表示,银行目前对于P2P平台整体态度仍较为谨慎,即便是第三方支付收单业务能为银行贡献部分中间业务收入,银行也需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平衡。
部分接口已恢复
据悉,中国农业银行对其第三方机构业务交易接口已经恢复。“不仅恢复了网关支付,而且最近还将之前降低了限额的快捷支付的限额有所调高。”一位P2P平台人士如此表示。
对此,农行方面表示,“农行并未恢复对P2P平台的接口,部分称已经恢复接口的P2P平台,实际上使用的农行给银联的支付通道”。有银联相关人士表示,不会针对特定业务进行通道关闭,具体的交易成功与否,是由发卡银行根据自身的风控管理政策或标准自行决定的。之所以有银行说不支持的商户仍然能够使用该行卡完成交易,可能是由于收单机构疏于商户管理等原因,造成上送信息的不准确,导致发卡银行无法识别准确商户信息。
不过,一位P2P平台人士介绍说,大部分P2P平台采用的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连接至银行的直连模式,而非通过第三方支付、再通过银联连接至银行的间连模式。
据了解,较大规模的支付公司目前接入的P2P平台在各银行都要备案。用媒体援引一家平台负责人的话称,对于部分资质较好的平台,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特意向农行申请恢复,但审核非常严格。
支付限额调低
与此同时,支付限额也被大幅调低。根据易宝支付近日的公告显示,与其对接的银行中,光大银行单笔限额降到5万元。此前,涉及工商银行的一键支付产品工行贷记卡业务,也被调整为单笔1万元、单日1万元的限额。不过,支付额被大幅调低,部分平台的限额仅为2000元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2P平台负责人介绍说,由于平台资质较好,所以小额快捷支付充值通道一直畅通可用。不过在此前,个别银行确实暂时关闭了大额网关充值通道,这对于通过网银充值的投资用户造成了一些影响。
目前,大部分P2P公司仍然以第三方支付为主要支付渠道。而对接的银行中,工商银行的U盾支付单笔金额最高,可以进行5万元以上的充值;建设银行对于单笔的限制控制在千元量级;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大多在5000元/笔;浦发银行、广发银行、光大银行的单笔充值则不超过3000元。此外,许多平台目前开始对资金充值和提现进行收费,以降低成本。不过,对于充值取现收费的平台,其资金到账速度往往要优于免费平台。
其实,“关闭P2P充值支付接口主要是银行从自身业务安全性的角度考虑,对涉及P2P业务的第三方支付进行排查、梳理风险,并更好地进行风险隔离。”爱钱进CEO杨帆表示,不过从其平台得到的反馈来看,银行对于关闭接口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,是有选择性地关闭,并不是一刀切。
面临风险与收益取舍
业内分析人士指出,从现阶段来看,虽然P2P经历一段时间整治后的效果明显,但网贷行业仍处于调整期,且这个调整期很难在短期内完成,所以预计银行对于P2P业务的态度仍会比较审慎。
不过,对于银行而言,在P2P业务支付接口业务的选择上,也面临着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博弈。一位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说,暂停全部和P2P相关的第三方支付业务,对银行而言将损失一大块利润。“第三方支付能够给银行供应巨大的流量,收单量越大,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越大。第三方支付每收单一笔,都要给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。”他说,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平衡,但是如果只有一家银行暂停了业务,而大部分银行没有跟进,对于这家暂停业务的银行而言肯定“并不合算”。
从长远来看,随着P2P专项整治不断深化,行业中的各类风险点也将逐渐明晰,并得以排除,银行关闭交易接口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。杨帆表示,不论此次传闻是否属实,都向行业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。未来,银行可能会对P2P平台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级对待,对于合规性高的大平台逐步放开交易上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