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石4C大攻略
发布时间:
2020-04-03 00:00
钻石具有悠久的历史,在距今两千年前,印度人就把钻石看作贵重的宝石了。与钻石的历史比较,钻石品质的评定方法,即常言的4C分级却是相当年轻的,直到20世纪50年代,才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。在我国,80年代以来,4C分级也日益为人民所了解。
英文中克拉重量(Carat Weight)、净度(Clarity)、颜色(Colour)、切磨(Cut)都由字母‘C’开头 ,所以简称4C。4C分级就是从钻石的克拉重量、净度、颜色和切工进行优劣美丑贵贱的评定。下面珠宝学友会小编就和大家来介绍4C分级的具体内容:
一、钻石重量篇:克拉(Carat)
克拉:单位(ct)也就是钻石的重量单位
单位换算:1克拉=1ct=100分=0.2克=0.2g
那到底各种大小的钻石有多大呢,请看下图。
当然,手指的尺寸越小,钻石将会看起来越大。手指越粗,钻石看起来会越小。另外对于钻石的重量,你不得不知道的名词——克拉溢价。
克拉溢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
1、由于钻石越大越稀少,所以钻石的价格与重量关系并不是成比例的上涨。怎样理解这句话呢。在同样4C级别一样的基础上,一颗1克拉的钻石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两颗同等级50分钻石的价格总和。
2、过了临界点的钻石比没有过临界点的钻石贵。比如30分、50分、1克拉就是临界点。举例说明:一颗98分的钻石(肉眼看跟1克拉一样大)比一颗同等级别的1克拉钻石便宜很多。50分的钻石比同等级别的49分钻石贵很多,但是看起来大小一样。所以懂行的小伙伴们以后可以按照这个来,购买接近临界点的钻石。
二、钻石颜色篇:
钻石颜色分三大系列
开普系列:包括无色、浅黄至黄色钻石;
褐色系列:包括不同强度的褐色钻石;
彩色系列:包括粉红、紫红、金黄、蓝色、绿色等钻石。
大部分的宝石级钻石(也就是我们市面上常见的钻石),其颜色属于开普系列,即无色-浅黄色系列(关于彩色宝石之后有机会和大家介绍)。在鉴定钻石的颜色时,将鉴定的钻石与一套国际通用的标准比色石进行比较,标准比色石的颜色是按照从无色的D级(最高等级)到黄色的Z级次序来排列的。
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钻石颜色的级别有着不同的表示方法,但总的来说,颜色级别的划分大体上是一致的。目前,世界上对钻石的颜色分级主要遵循两套体系:一套是几乎全球(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垄断组织-Debees公司)均采用的美国宝石学院(GIA)制定的以英文字母表示的分级体系;另一套是中国香港、台湾等地区所采用的以‘百分制’表示的分级体系。我国《钻石分级标准》明确规定了颜色级别采用英文字母表示法,参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方法,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,将颜色分为十二个级别。
美国宝石学院(GIA)颜色分级体系与中国的颜色分级体系对比
重点介绍H色,H色是行业内认为白色钻石(优质钻石)的分界线,通常认为H色以上基本是看不到黄色调的。
目前国内商场和网上多半销售的是F-J色之间的钻石,D、E这样高色的钻石少见,K以后的黄色钻石也少见有售。
收藏级:D-E级;结婚级:F-H级;追求性价比级:I-J级。
三、钻石净度篇
钻石的净度指钻石内外缺陷的程度,包括包裹体、解理、裂隙、双晶、生长纹和蚀象等内部和外部瑕疵。
GIA钻石分级体系:
FL(无暇级):钻石分级师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,钻石内、外部均无瑕疵;
IF(内部无暇级):钻石内部虽无瑕疵,但外部有极小的经重新抛光可除去的瑕疵;